洁净手术室的设计理念
对洁净手术部进行全面规化时,要以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和国际上先进的洁净手术室技术为指导,要以先进、合理、经济、实用、可靠、稳定、节能和人性化为原则,进行科学的设计。
1、科学、合理、人性化的洁净手术部的总体布局
2、平面布置时要遵守以下原则:手术工艺流程短捷,分区明确,洁污分明,方便疏散,严格控制微生物的产生和传播。
3、在洁净手术室的室内装修上要遵守经济、实用和不产尘、不积菌、耐擦拭、耐药物腐蚀。
4、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要做到,安全可靠,经济合理,并且符合洁净手术室工作特点和工艺要求。
其中包括:合理的气流组织,可控的新风量、排风量和送风量以及防止交叉污染所必须的压力梯度。铲除微生物的滋生条件,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,减少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,并且要高效节能、科学、环保。
5、手术室内要配置功能齐全,能满足手术室要求的配套设备。
6、还要考虑安全可靠的供、配电和自动化、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。
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(根据“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”GB 50333-2013)
根据空态或静态条件下,室内的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度将洁净和手术部划分为四个等级。
1、洁净手术室的分级
等
级
|
手术室
名称
|
沉降法(浮游法)细菌最大平均浓度
|
表面最大染菌密度
(个/cm2)
|
空气洁净度级别
|
适用的
手术提示
|
手术区
|
周边区
|
手术区
|
周边区
|
Ⅰ
|
特别洁净手术室
|
0.2个/30minΦ90皿(5个/m3)
|
0.4个/30minΦ90皿(10个/m3)
|
5
|
100级
|
1000级
|
关节置换、脏器移植及脑外科、心外科和眼科手术中的无菌手术
|
Ⅱ
|
标准洁净手术室
|
0.75个/30min
Φ90皿(25个/m3)
|
1.5个/30minΦ90皿(50个/m3)
|
5
|
1000级
|
10000级
|
脑外、整形外、泌尿外、肝胆胰外科、骨外、卵移植和普外中的无菌手术
|
Ⅲ
|
一般洁净手术室
|
2个/30minΦ90皿(75个/m3)
|
4个/30minΦ90皿(150个/m3)
|
5
|
10000级
|
100000级
|
普外(除去一类切口手术)、妇科等手术
|
Ⅳ
|
准洁净
手术室
|
5个/30minΦ90皿(175个/m3)
|
5
|
300000级
|
肛肠外科及污染类手术
|
2、主要的洁净辅房的分级
等级
|
沉降法(浮游法)细菌最大平均浓度
|
表面最大
染菌密度
(个/ cm2)
|
空气洁净度等级
|
用房名称
|
Ⅰ
|
局部0.2个/30minФ90皿(5个/m3)
其他区0.4个/30minФ90皿(10个/m3)
|
5
|
局部100
其他区1000
|
无需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
|
Ⅱ
|
1.5个/30minФ90皿(50个/m3)
|
5
|
10 000
|
体外循环的灌注准备室
|
Ⅲ
|
4个/30minФ90皿(150个/m3)
|
5
|
100 000
|
消毒准备室、刷手间、预麻室、护士站、洁净走廊、一次物品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化器存放室、重症护理单元(ICU)
|
Ⅳ
|
5个/30minФ90皿(175个/m3)
|
/
|
300 000
|
麻醉苏醒室、更衣(二更)室、清洁走廊
|
三、洁净手术部的平面布置
洁净手术部的平面布置应以洁净手术室为核心,与相关的辅房(洁净辅房和非洁净辅房)相结合,进行有效合理的平均布置。作到:
▲ 满足手术工艺流程合理短捷。
▲ 洁净区、清洁区、污染区和生活区四区分区明确。
▲ 人流、物流、洁物、污物的流线要分明,有条件时可作到分流,防止交叉感染。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。将医、患、洁、污四条流线严格进行控制并使其高效地运转。
▲ 方便疏散。
平面布置时还应注意:
a,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一定要设缓冲间。
b, 医护人员的更衣最好有一更和二更。
医护人员:换鞋→一更(脱外衣)→二更(穿无菌手术服)→洁净走廊→手术室
患者:缓冲→换车室→洁净走廊→手术室
 洁物:洁梯→洁物暂存→手术室
污物:手术室→清洁走廊→污物清洗(整理、分类、打包)
c, 高级别()手术室尽量布置在里面干扰少的位置,而污染手术室、负压手术室尽量布置在进口处,并要有独立的缓冲间,尽量减少对其他部门的污染。
目前在我国新建的洁净手术部多在大楼的顶层人员干扰较少的部位;其顶部设有空调机房的设备层。这样管道管线简短高效容易布置。同时手术部还应与有关的其他部门如血库、化验、供应等相邻近。
|